笔记本折腾Linux碎碎念
前言 前几天给自己的老Magicbook装了Linux,有些想说的东西。 网上一大堆讲Linux系统安装和通用的踩坑记录文章,再加上现在有各种大语言模型,我就不班门弄斧了,本文只简单记录下我的个人体验、想法、推荐做法和坑,不涉及具体安装步骤或某个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,更像一些碎碎念吧(绝对不是因为懒😅)。 由于我个人是有Linux的使用经验的,所以后面想法和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,仅作参考。如果你一定需要一些标签,来帮助你确定你是否也适合这么干,那相关的个人标签如下: 我暂时不太需要Office:我在大学毕业后基本没打开过Office套件了 我很习惯类UNIX环境下的工作流,目前主业是个后端开发,主要开发环境是远程的开发机(跑Debian的公司魔改版) 我更喜欢开放生态,比如相比App,我更喜欢能网页访问 我没有啥游戏需求 我讨厌被强制审美 我讨厌用硬件性能掩盖软件的缺陷,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设备 我不是自由软件战士,我也没那么hacker,但我热爱并感谢开源 … 为什么要用Linux 折腾Linux好玩,差生文具多,咋了 实在憋不住,Fxxk Microsoft! 至少在操作系统这个产品上,微软正在变得越来越流氓和不可信任,不然也不需要我们自己各种「曲线救国」,比如少数派的一篇文章中,有一句评论是这样的: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自己买的设备不能有完全的控制权居然是可以被接受的了。 我不完全同意,但是我觉得至少就电脑这样的工具来说,我至少应该有得选吧。 而Windows呢,什么「微软电脑管家」(还是国内特供,TM的双标)、用Web技术栈开发操作系统页面(勉强可以接受)、无法控制更新发生的时间、无法彻底卸载Edge、不知道哪次更新都在后台运行一个莫名其妙的服务,肆无忌惮地侵占着你的电脑硬件资源。 像「Recall」这样的功能更是完全不可理喻,堂而皇之地用你的设备、你的算力、你的网络偷取你的数据。说实在的,在道德和边界感层面,相较起来苹果和macOS都显得眉清目秀的,至少macOS你不点击「安装更新」,你不会需要担心你下次唤醒电脑的时候在那转圈更新。这台2019买入的Magicbook,一开Windows内存占用直接70%+,而且还不知道在后面跑着什么,我用网页刷LeetCode都卡 电脑对我来说主要还是做事情的工具,娱乐属性没有特别特别高,需要的部分用网页+浏览器基本就解决了。用Linux,配合轻量的窗口管理器或桌面环境,基本上生产力上就够了 我不是什么极简主义者,我只是想对自己的依赖尽可能可控、尽可能少,发展着发展着就像是个极简主义者而已 为什么不用双系统 双系统的引导折腾起来太麻烦了,而且Windows 我是讨厌现在的Windows,而且我的电脑带不动Windows了,一开机就只能听着风扇转,哪怕我只想放在大腿上临时处理一些事情,也烫得要死。我也不是完全不会用Linux,那我还留着Windows干啥 为什么用Arch这个发行版 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重要,重要的Linux本身,但毕竟是个日经话题,就提一嘴 社区很强大,被传教了🥲 Arch的包很新,而且是滚动更新的,这意味着我可以直接下到最新版的软件,而且从pacman下载的包很少需要处理依赖问题 我之前在虚拟机上折腾过了(含桌面环境),确实蛮不错的,我基本上能掌控自己电脑上有什么 整体感想 资源占用小到我穿越回20年前 我感觉我的老笔记本焕发了新生,只说开发体验上,甚至比我的主力Macmini还还舒服顺手,因为Mac原生不是平铺式的窗口管理,不过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。 我的电脑是2019款的MagicBook(8+512)的锐龙版,配置是比较低的,当时也只卖3000左右。 以下对比可能并没有那么严格,但是挺能说明问题的了。内存占用完全是数量级上的差距,CPU我还给微软留了点面子,其实它经常会有一些Windows自带服务把CPU拉到100%(与此同时风扇和我的血压也上去了) 之前用Windows的时候,一开机就70%的内存占用,稍微开点什么就80/90+,几乎干什么都卡 + 发热 + 风扇狂转。 安装完ArchLinux + 一些必要的服务(比如sshd/bluez/xorg-server/clash/…等)+ 轻量级桌面/窗口管理器(比如i3)+ 终端 + tmux,占用内存才400MB!!加一个Firefox播放B站视频,也才1G多一点(见下图)。 再次,Fxxk Microsoft。 安装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 我是下载的完整镜像,并使用自带的archinstall脚本,一次就安装成功了 安装过程中除了一开始连无线网络需要查一下iwctl的使用,其他完全没碰到任何问题! 像显卡驱动之类的,archinstall脚本里会推荐你安装哪些开源驱动(不过我的Magicbook用的是AMD的集成显卡,A卡的开源驱动表现要比N卡稳定很多),甚至还支持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桌面方案(当然我选择了Minimal,啥也别装) 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建议你阅读并实践下ArchWiki上的Installation Guide,用起来脚本来会更有谱,之后万一真碰到问题知道怎么查。 我之前在虚拟机上折腾的时候,不知道是不是ARM镜像的原因,甚至还不支持archinstall,是手动从分区、安装、引导一步步手操的,甚至还要自己改路由表才能联上网(是我自己的操作问题),但整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蛮有意思 对很多东西的支持程度超出我的想象, 可能是因为Archlinux一般能保持及时的内核更新? 触控板甚至还可以支持「轻触以点击」(当然要自己写两行配置,很简单,网上一下就搜到了) 调音量大小的那个键居然是可以直接用的,包括调节内置键盘背光的键,也是可以用的,可能这段控制逻辑主要是放在主板或者其他硬件上的吧 使用OBS的时摄像头和麦克风也是可以直接用的 蓝牙/网卡都是默认直接可用的,只是最好装一个配置的TUI/GUI,一开始的时候方便一些 … 虚拟机上有的问题,到了物理机上反而没有了(是不是很反直觉…),少折腾很多,不过也可能是因为Arm架构的问题… ...